杏林老年公寓提醒老年人:冬季气温低,一不小心就容易被疾病入侵,特别是抵抗力差的老人更要注重养生保健。老年人冬季如何养生呢?不只要保暖,起居、饮食、运动、心态等方面也不能忽视,具体应做到以下八个要点。
一、注意保暖:
当寒潮或强冷空气袭来时,老年人高血压、中风的发病率明显增高,心血管疾病患者也容易产生心绞痛、心梗、心力衰竭等严重症状。寒冷还是伤风感冒、支气管炎、冠心病、肺气肿、哮喘的重要诱因。所以,老年人必须随时注意防寒保暖,要随天气的变化及时增添衣裤,避免着凉,谨防感冒。
二、起居有常:
入冬后,昼短夜长,老人要适应这一变化,调节作息时间。一般认为,老人冬天睡眠时间以7-9小时为宜,可以适当“早睡晚起”,保证充足而规律的睡眠。另外,一日三餐也要规律,营养应丰富,不宜偏食、厌食。
三、饮食宜温热:
冬季寒冷,人们喜食温热味咸之物,但不可过食辛辣厚味、烧烤油炸食物,这些食物燥热有余,易伤津液,有碍于血液循环,尤对心脑血管不利。老年人应摄入充足的蛋白质,蛋白质的供给量以占总热量的15%~17%为佳。应以优质蛋白质为主,如瘦肉、鸡蛋、鱼类、乳类、豆类及其制品等,这些食物富含人体必需氨基酸,营养价值较高,可增加耐寒能力和抗病能力。
四、注意肺部的防护:
冬季寒冷干燥的空气可能会引起呼吸道不适,严重时甚至造成肺部炎症,应在平时格外加以注意。平时要多喝温开水,防止呼吸道过于干燥;出门戴好口罩;早上9点以后应开窗通风,使空气充分流通,减少细菌感染机会。
五、洗澡不宜多:
老年人冬季频频沐浴,不符合阳气内藏的养生原则,水热所迫,汗出淋漓,很容易感寒生病。北方冬季一周洗一次澡比较合适。每天临睡前宜用温热的清水泡脚,能活血通络、宣通阳气,并可安神宁心、促使入眠。
六、避免外邪:
外邪泛指外界可能引起疾病的各种因素。老人正气相对较虚,随着脏腑组织的老化,其功能日益衰退,如再受外邪,极易引发严重的病症。尤其在冬季,老年人很容易感冒,且常诱发肺炎等。所以,冬天老人不仅要做好御寒保暖工作,还要注意卫生,勤洗手、外出戴口罩等。
七、忌运动过于剧烈:
适当的体育运动是强身健体、防病抗老的重要手段,但老年人应选择舒缓有节奏的运动项目,如慢跑、骑自行车、打太极拳等。冬季昼短夜长,阳光微弱,应多在室外锻炼,以充分接受阳光的照射。在冷空气中适度活动可增强神经调节功能,还有助于提高免疫力,但锻炼不宜过于激烈,否则出汗过多,容易感冒。若运动后头晕、头疼、四肢乏力、胸闷气短、失眠多梦,那就说明运动量过大,要减少运动量,必要时可以停止运动。
八、宁静为本 保精养神:
冬季主蛰伏闭藏,所以冬季养生的核心就是“伏藏”二字。为了保证人体阴阳精气之伏藏,就需要保持精神的安宁和情绪的稳定。冬季寒风凛冽,万物凋零,易引起悲伤之感,尤其老年人更应该避免各种不良情绪的干扰刺激,可以多到室外散散步或参加一些娱乐活动,使自己的心情保持宁静平和,心态也会变得开朗豁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