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聚焦

老人护理常见意外情况及预防措施

12-04

 随着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,老年人的脑血管意外,下肢骨折以及严重的心肺疾病,老年性痴呆等导致老人长时间卧床,甚至卧床至生命终结的情况逐渐增多。掌握正确的护理知识,做好长期卧床老人的护理,对疾病的好转,提高生活质量,延长老人生命,及减轻护理者的负担,有十分积极的意义。

一、常规护理

1、一般护理

卧床老人宜安置在光线充足的房间,保持房间内空气流通,每天至少开窗通风半小时。室内将老人日常用品放在容易取放的位置,危险用品远离老人,以防发生意外。卧床老人生活基本不能自理,护理员应注意做好晨晚间护理,定时给老人清洁卫生,老人衣着应宽松、柔软,并保持清洁,床上物品保持整洁卫生,避免出现异味。

2、心理护理

卧床老人突出的心理表现是孤独、悲观、抑郁、甚至厌世。因此护理员应主动与老人多交谈,了解老人的心理,及时疏导老人的郁闷,向老人解释病情,指导老人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。对于老人的合理要求应尽量满足,与老人交谈要富有耐心和爱心,让老人保持心情舒畅。

3、饮食护理

老人由于缺少活动,使肠蠕动减弱,易引起胃肠胀气,食欲不振,便秘。有的牙齿稀疏脱落,又无假牙,食物不能很好的咀嚼,从而影响消化吸收。因此饮食宜给予营养丰富、易于消化的软食、半流质饮食。适量增加纤维素的摄人,防止便秘。

(1)糖尿病患的饮食餐次是少量多餐,并在水果及主食方面做份量控制,以维持适当的血糖。

(2)高血压及心肾衰竭的饮食须留意,避免含钠高的食材及烹调,含钠量高的食材:紫菜、海带、胡萝卜、芹菜、面线、油面、盐、酱油、味精等。

(3)肥胖和高血脂病患的低油饮食,烹调方式多以清蒸、水煮、清炖为主,避免油炸方式。

(4)牙齿磨损或脱落的老人对食物的咀嚼能力减弱,在饮食上质地要柔软,避免难咀嚼的食物。

(5)鼻饲老人护理时应注意有无恶心、呕吐,呕吐物的性状;每次鼻饲前应了解有无胃潴留并抽吸胃液观察其性状。如有异常应及时送检。对大便应观察其颜色、性状及量。调整好“三度”,即鼻饲液的浓度、温度及注入速度。一般鼻饲液如米汤以35℃一37℃,其它营养液以40℃~4l℃为宜,过热可致粘膜烫伤,过冷则易致腹泻。

(6)便秘老人应注意尽量多吃些蔬菜瓜果和粗粮以增加膳食纤维,促进肠蠕动,防止便秘。每日饮水要充足,食物水加上饮水一般每日应在2500-3000ml,以保证身体需要,不要怕病人大小便而限制病人的食量和水量。

4、口腔护理

口腔护理的目的是保持口腔清洁、湿润、预防口腔感染;防止口臭、促进食欲。长期卧床老人每日三餐后半小时内应协助其刷牙。对于没有牙齿又没有安装假牙的,也应餐后给与漱口。这样不仅口气清新,还可防止食物残渣为牙齿表面的细菌提供营养,造成口腔感染。

5、预防便秘

首先应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,定时排便,通过条件反射建立良好的排便习惯。给老人吃含纤维素多的蔬菜、水果。饮食易消化、清淡.减少辛辣刺激食物的食物,每天饮水应不少于3000—4000ml。每天早晨空腹喝一杯温开水,能促进病人排便。

6、康复护理

防止并发症,老年人机体抵抗力差,长期卧床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, 造成病情加重,甚至导致死亡。

1、防止褥疮的形成

褥疮又称压疮,压力性溃疡。是由于老人局部组织长期受压,影响血液循环,导致局部皮肤和皮下组织发生持续缺血、缺氧,营养不良致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皮肤破损、溃烂、坏死。多发生于无肌肉包裹或肌肉层较薄,缺乏组织保护,因此对于长期卧床的老人要勤翻身,应每2小时协助翻身一次,翻身时动作轻柔。另外应保持皮肤的清洁、干燥、完整;保持床单平整、清洁、干燥、无皱褶、无渣屑;气垫床充气软硬适度,过度充气反而可使皮肤受压增加防止褥疮进一步发展。

2、防止坠积性肺炎

卧床病人体弱、免疫力减退,呼吸道和肺部的防御功能减退,易发生吸人性、坠积性肺炎。应积指导老人做深呼吸,主动咳嗽。同时轻拍老人背部,以促进痰液排出。

3、防止静脉血栓的形成

长期卧床使静脉血液回流减慢,老人血液粘滞度增加,易发生静脉血栓,尤其双下肢多见。每天给老人按摩四肢肌肉,活动关节2次,以促进血液循环,同时鼓励老人多做自主运动。注意观察末梢循环,发生异常及时处理。

长期卧床老人的护理是一项长期、细致而艰辛的工作,临床实践证明,对于卧床老人只要治疗护理措施得当,就会减轻老人的痛苦,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,并有一部分功能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。

杏林老年公寓 www.xllngy.cn 版权所有 信息产业部ICP网站备案: 辽ICP备19000945号-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