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思想观念的改变,越来越多的老人到机构养老。但是无论是老人自主选择入住,还是由于子女无力照看被动入住,对于老人而言,从相对熟悉、自由的家庭环境转换到一个陌生的、需要遵守规则的集体环境中,这是老年晚年生活的巨大转变。
环境的变化容易让老人产生孤独感和失控感,从而出现焦虑、失落等消极情绪,严重者甚至会恶心、失眠、食欲不振,更有甚者会一直吵着要回家。
1.入住当天:要向老人详细介绍一下机构的服务、护理员、和老人,介绍日常生活时间表,介绍机构基础设备(餐厅、活动室、老人的房间、浴室、洗手间、办公区等)及设施(呼叫系统、床头铃等)。
2.入住一周内:方便老人有需要的时候可以及时求助;通过安排老人参加合适的小组活动,在活动开始前,通过让老人互相介绍,认识已入住的老人。
3.七日跟进情况:填写新入住老人七日跟进记录表,填写内容参考:清洁习惯、皮肤护理、晨间护理、饮食习惯、饮食禁忌、饮水习惯、睡眠习惯、更衣习惯、使用药物、兴趣爱好、家庭关系、衣物保管、心理需求、医疗需求、环境适应、精神状态、作息时间、特别饮食和其他方面等,一周后总结反馈,对于问题进行针对性介入。
入住适应的常见问题及处理办法:
5.与护理员合不合:这个需要辩证来看,区别是老人的问题比如不配合、无法沟通、无理要求等还是护理员的问题比如照顾不规范、态度恶劣等。
如果是老人的问题,同时借助家属的力量,争取老人的配合;如果是护理员的问题,应该上报管理人员对其批评教育并进行培训指导,若该人员屡教不改,则考虑为老人更换护理员。
6.与院友合不合
新入住的老人由于对已入住的老人的性情不了解,容易出现误解和冲突,这是在磨合、融入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。
针对这类情况,护理员要及时给予情绪疏导和心理支持,并介绍老人结识附近房间、相近情况的老人,让新入住的老人逐渐有自己的交际圈。
在了解这些条件下,让老人可以慢慢的适应这里的环境,让老人安心的入住,也可让家属放心的把老人放在这里,让老人在这里度过一个安详的晚年。